德治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优秀作文大全
手机版 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 > 大理古镇的作文 描写大理古城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明文)

大理古镇的作文 描写大理古城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明文)

栏目:作文大全 | 时间:2021-02-13 03:54:18 | 标签:作文大全

作文「大理古镇的作文 描写大理古城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明文)」,作者佚名,请您欣赏。德治作文网荟萃众多优秀学生作文,如果想要浏览更多相关作文,请使用网站顶部的作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本站作文虽然不乏优秀之作,但仅为同学们学习交流的习作,不能当作范文使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作文大理美景600字

大理是一座很美很有韵味的古城。下关风、上官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它精华的代表。

大理至今保留着古老的城墙,沿着城墙一步步地走,用手抚摸着古老的砖石。脚踩石板路,古老的气息向你扑来。

现在,大理的新城是下关。下关的风很特别:不象东北的风那么寒冷,不象新疆的风那么刺骨,更不象沿海的风那么凶猛。下关的风在傍晚,一路呼啸而来,吹得人睁不开眼,头发跳舞,衣服象鼓风机,一个个缩着脖子走路。这里的风凉,特别清爽,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的风。怪不得这里的居民个个脸上都是高原色。

大理蝴蝶泉以蝴蝶飞舞蜚声中外。明代的旅行家徐霞客曾经来到这里。每年四月,蝴蝶飞来千万只,缤纷起舞七彩云。蝴蝶们翩翩起舞,围成圈停留在泉中心的“夫妻”树上。蝴蝶们飞到树旁,邀请这一对情人与它们共舞,它们唱呀跳呀别提多高兴了,四月人们要在蝴蝶泉边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游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与蝶共舞的精彩场景,这就是有名的蝴蝶会。

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蝴蝶大世界。你一走进去,就会看到数不清的蝴蝶。这里的蝴蝶品种繁多,珍品不少,它们在花丛中飞舞,让你感觉这里的芬芳气息。瞧!一些蝴蝶正聚精会神地采花,不管你走多近,它都毫无察觉;一些蝴蝶对游人的照相机很感兴趣,飞到游人的帽子上和游人一起照相;还有的蝴蝶在花丛中寻找同伴,一会儿低飞,一会儿高飞……

我们接着参观了大理三塔。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后面是巍峨的苍山,波涛万里的洱海在它的前面。三塔修建于唐宋,如同玉柱横空,雄浑壮丽,在苍山洱海间静静地屹立千余年。

多美的大理呀!你不去一定后悔的哟!

描写大理古城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明文)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1]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3]

介绍大理古镇作文50字

发觉已置身于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至少是八年前的事,八年前,我还是阳光下花朵一般的年龄,带着纯净的清澈的记忆。

这是个“风流人物”辈出的地方,所谓“人杰地灵”。我的外婆是位住在木竹楼上摇着蒲扇的慈祥老人,她仿佛一生都住在那儿,也似乎要永远不离开那儿。而外公比她更加恬淡,他最疼飞到北方的母亲,让我想起那个朴实的撑渡老人。

那一年,我们到凤凰拜访亲戚,就在离山不远的一座灰白色的小楼中住了几宿。那座小楼并不傍水,但是不远就有一个小水库或者说池塘,周围满是高过膝的草似的植物,我和堂哥堂姐就装样子钓鱼,把没有鱼饵的竿子摔倒水中,溅起好一阵雨。记得还有一座青石小巧,是我很喜欢的精致纤巧,如果我再有把油纸伞和一场蒙蒙的丝雨,就定会一遍遍扮着江南女子的样子。

介绍大理景色的作文

大理崇圣寺,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

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

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倒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择;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

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

三座塔形成鼎足

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崇圣寺三塔布局齐整,保存完善,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大塔协领两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时又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紧随大塔,衬托出大塔的高大、雄伟。三塔与远处的苍山、洱海相互辉映,点缀出古城大理的历史风韵。

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三塔之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经历了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崇圣寺终毁于清咸丰年间,如今惟留三塔。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

在一千多年前要建这么雄伟壮观的古塔,决非易事。相传是采用建一层塔理一层土的办法,建塔的土坡远及十里之外。1979年在对三塔维修加固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对研究古代大理具有重要价值。三塔及其出土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宗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寺内三塔博物馆、唐建极铜钟可供参观。还有各种大理石、扎染等民间工艺作坊、摊点,形成了一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大理石街”,为三塔旅游景点增添了情趣。其南有著名的“三塔倒影公园”,可供人们留影纪念。夜晚三塔增设灯光照明设备,三塔更加光怪离奇,可供人们夜游。

在一千多年前要建这么雄伟壮观的古塔,决非易事。相传是采用建一层塔理一层土的办法,建塔的土坡远及十里之外。1979年在对三塔维修加固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

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对研究古代大理具有重要价值。三塔及其出土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宗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寺内三塔博物馆、唐建极铜钟可供参观。还有各种大理石、扎染等民间工艺作坊、摊点,形成了一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大理石街”,为三塔旅游景点增添了情趣。其南有著名的“三塔倒影公园”,可供人们留影纪念。夜晚三塔增设灯光照明设备,三塔更加光怪离奇,可供人们夜游。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祜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 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三塔建成千余年来,饱经风霜,经受了历史上多次强烈的地震。史载: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1925年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l961年将三塔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三塔进行了精心维修。值得重视的是,在维修过程中,于千寻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像、写本佛经等文物60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质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还有刻字铜片,佛经,各式铜镜,各种药物,如朱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云母等。三塔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洱风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一群风格不同的砖塔。主塔千寻塔是平面四方形的唐代典型空心密檐式十六层塔,高69.13米,大致建于晚唐时期;南北双塔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座的式样完全相同,均为十级,高均匀42.4米,建于五代到南宋的大理国时期。两塔与千寻塔鼎足而立,雄伟壮观,浑然一体。近年来,在对三塔的加固维修过程中,清理出680余件,文物,这是迄今发现的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实物,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的历史、宗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重要文物古迹。大理风景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归纳起来可称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大理市的古城有太和城、羊苴咩城,大厘城(今喜洲镇)、龙尾城(今下关)、大理城;古塔有崇圣寺三塔、弘圣寺一塔、蛇骨塔、鱼骨塔;古碑有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五华楼碑群,山花碑等。悠久的历史还孕育出许多杰出的人物。突出的有南诏国第四、五、六代王皮逻阁、阁罗凤、异牟寻;清平官(宰相)郑回,大理国开国之主段思平、著名画工张胜温;明代诗人、文学家杨黼、杨士云、李元阳;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李燮羲、张耀曾,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杨杰,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周保中等。

大理城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堞,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8条巷。如今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南城楼(1982年重建)。

如果说,州府大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坪(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大理蝴蝶泉 蝴蝶泉位于点苍山最北峰云弄峰麓神摩山下。这里,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电影《五朵金花》里阿鹏、金花对歌谈情的地方。

有人说,蝴蝶泉是因为《五朵金花》而闻名,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曾写道:“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

徐霞客闻之已久的蝴蝶泉,概括起来有“三绝”:泉、蝶、树。

首先说“泉”。蝴蝶泉的水是从岩缝沙层中浸透出来的,水质特别清冽,一出地表便汇聚成潭,没有任何污染。蝴蝶泉奔泻而出的泉水,近年来又被公园管理者十分珍惜地蓄积于三个一潭比一潭大的水潭之中,供人观赏,最大的一潭约10亩。蝴蝶泉由过去的一潭,变为现在的四潭,这是蝴蝶泉公园内最显眼的景观。

其次说“蝶”。蝴蝶泉内,蝴蝶种类繁多,每年阳春三月到五月间,蝴蝶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悬挂于泉边的合欢树上,五彩缤纷。盛况最空前,是4月15日,这一天被白族人民定为蝴蝶会。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著名诗人郭沫若于1961胩秋到大理游蝴蝶泉时,曾写下“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的诗句。一个说蝴蝶“连须钩足”,一个说蝴蝶“首尾联接”,两位文人都因时序不合而未亲睹蝴蝶成串悬挂于泉边树下的奇观,倒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细节的真实,这就要靠游客去认真观察了。如果来得不巧错过了蝴蝶会,也不必遗憾,蝴蝶泉以南新建的蝴蝶馆,真实地再现了蝴蝶泉边蝴蝶的生态、品种以及与蝴蝶有关的蝴蝶文化,为不能亲临蝴蝶会的游客提供了了解蝴蝶泉奇观的珍贵资料。

最后说“树”。蝴蝶泉公园内,有“蝶泉之美在于绿,请君爱护划和木”的环境标语牌,这句话一点不虚假地说出蝴蝶泉之美,不仅得益于沿途我们所见到的凤尾竹、圣诞树等夹道迎客的新栽林木,以及泉后满山遍野的松林、柏林、棕榈林、茶林、杜鹃林、毛竹林,还更得益于蝴蝶泉边合欢树、酸香树、黄连木等本地特有的芳香树种。蝴蝶泉边这株夜合欢树,每当4月初开花时节,白天花瓣张开如一只只蝴蝶,夜晚又花瓣合拢吐出阵阵扑鼻清香。诗人形象地赞美蝴蝶是“会飞的花朵”,这合欢树的花朵则是“静止的蝴蝶”。蝴蝶会期间,花与蝴蝶共舞,真假难辩,是蝴蝶泉的一大奇观。

在白族人民心中,蝴蝶泉是一个象征爱情叫忠贞的泉。每年蝴蝶会,四方白族青年男女都要到这里,“丢个石头试水深”,用歌声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炎炎夏日,我和妈妈来到了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云南大理游玩。大理位于交能使利的云南西部,东临洱海。伴随着导游的细致和生动的解说,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洱海。洱海的形状如人的耳朵,因此得名洱海。它是中国有名的淡水湖泊,湖里生产着大量的鱼类,每年都有很多的收获。  这时的洱海风平浪静,好像一个乖巧、动人的娃娃。一阵微风习习吹过,海面上便泛起一道道动人的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海面上金光闪闪,十分动人。在这炎炎夏日,我们乘船游海别有一番情趣。在洱海的西边有海拔4000米左右的苍册十九峰,巍严屹立,连绵不断,蜿蜒起伏。峰间有十八条甘甜清澈的小溪在永不停息地流淌着,慢慢地流向洱海,滋润着大理。美丽的洱海四季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美丽富饶的景象。这时,我们被动人的风光和白族人的风情所陶醉了。  大理不仅风景美丽而且历史悠久,被称为文献之邦。在这群山环绕的地方,还座落着大大小小的寺庙:观音堂、感通寺、中和寺,还有蝴蝶泉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祟圣寺的塔了。它位于苍册应乐峰下,人主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有16级。导游阿姨还告诉我们南北各有一小塔,三塔鼎立相对,壮观无比。我想这么天工巧夺的三塔,一定也凝聚着创造者的很多心血!塔后有一个湖,三塔背影全倒影在这里,十分有趣。我和妈妈都在这里留下了倩影,作为留念。  美丽的大理,风景宜人,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

描写大理古城的作文有哪些?

1.韵味大理

大理,拥有着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和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是一个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

这魅力无穷的大自然,逗得多少游客驻足观望?看那雄伟壮丽的苍山:十九个兄弟异肩站立,身上挂着无暇的玉带——十八条清澈的溪流。看那秀气优雅的蝴蝶泉,成千上万的蝴蝶来到合欢树上聚会,它们倒挂着,连须钩足,结成长串,一直垂到水面。阳光之下,五彩焕然,壮观奇丽。看那风光秀媚的洱海:镜子般的湖水中倒印着苍山和连绵相依的云彩。它的美丽风光,是那样多姿多彩:清晨,湖面上有着轻盈的薄雾,湖面烟波无际,旭日初升,朝阳四射,泛起微微金波,夜晚,水静风轻,月光照在波光上,轻涛拍岸……

这美轮美奂的文化遗迹,使我们回到了曾经。大理古城有631年的历史,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道,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崇圣寺三塔是大理“文献名邦”的象征,有1154年的历史。它的布局齐整,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塔顶端有镏金塔刹宝顶,华丽非凡。小塔玲珑雅致,大塔高大雄伟,点缀出了大理的历史风韵。白族民居独具匠心,民居院落天井坐地朝天,敞口向上,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给住宅带来了新鲜空气。在墙上,雕刻着飞龙舞凤,画着花鸟、山水等,表现出了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我爱大理!

2.大理的味道

人们说:记忆总会模糊,但味道总能让人回忆起许多珍贵的记忆。而淅淅沥沥的,降落在北京的小雨和略带潮湿的空气的味道,则让我唤起了对大理的记忆。

一年暑假,我和妈妈跑到了大理古城消夏。

我们初到大理,大理就是用淅淅沥沥的小雨来欢迎我们,我们到了客栈后,感受到了一种古今结合的艺术气息。我们的房间在顶楼,阳光非常充足,房间里一律用青石地板,房间虽然不大,但在窗户上糊着的手绘墙纸便给了一种亲切的感觉。房间收拾得很整齐,所有地方都合理的利用,没有任何不必要的琐饰,但也没有缺少了什么必要的东西。门外是一个和别的房间共用的阳台,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秋千椅,还饶有兴致的都配了一个鸟笼子,右手边就是管理员们换洗床单被罩的地方。我经常会提着一篮水果,拿上枕头,抱着书躺在秋千椅上看上一个下午,直到太阳落山后再回到房间。

大理的气候非常宜人,喝许多南方城市一样,空气中带着超市的空气,没有大城市里尾气的味道。而且所有的商店依然都按照附带的建筑而建,从未见到过一栋高楼大厦,连店里的布置都充满了古代的气息,好像真的时光倒流了一般。

大理所有小商小贩都只卖新鲜的真正的酸奶,从不像一线城市里为了讨好顾客的舌头而加了化学药品,只是保留了酸奶所有的奶清和最原始纯净的味道。妈妈倒是觉得这酸奶倒很和她的胃口,我却觉得太酸,不肯再吃。现在也真是后悔在那里没有多喝几碗酸奶,在城市也很是怀念那种味道,我也只是用怀念来安慰自己喝下一罐罐用化学药品调和而成的“酸奶”了。

这里生活节奏慢的可怕,楼下客栈的老板娘和老板每天就是浇浇花、养养鸟,每天9、10点再起床,从来不经常上网,却在房间里造了一个大大的书橱,里面藏了很多书,堪比区级的图书馆。

大理的味道有很多种,但总是会给人一种包容、质朴的清风一般的味道来以它无比的韧性来养育着来这里的人,总是让人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美。

3.大理洱海

“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着名的风花雪月的风姿让人大为感叹!今年暑假,有幸领略洱海的风姿。

刚到洱海岸边就将我所折服,被她的辽阔所震撼,它的美纯而不柔媚,果然不愧让人神往,让人为之倾心!低头看洱海,水晶莹剔透,映出船与人,之间还时不时的夹杂着悠闲自得的鱼儿。洱海的水是绿色的,碧绿的,青绿的,微风轻轻的柔抚着,阳光散散的照耀着,泛起的水波上,有点点阳光,波光粼粼,像碎玻璃片,一片晶莹,又像一颗颗钻石那么闪亮。向前望去,碧波万顷,无边无垠,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整个世界只有洱海,只有万里晴空,感觉天空是那么近,伸手可触,却又那么的遥不可及。

船在缓缓前行,在这一段令人丝毫不感到厌倦的水路上,又有三道茶滋润了旅程。这三道茶是白族特有的,没喝过,就不算来过大理。第一道是苦茶,苦涩浸淫了整个口腔;第二道是甜茶,甜而不腻的茶舒缓了苦味;第三道是回味茶,浓浓的姜味里透着淡淡的辛辣。可谓“一苦,二甜,三回味”。

不久,就到了只有一件屋子的普陀寺,寺外是卖烤鱼的,这也有一番不一样的意趣。

过了普陀寺就到了闻名遐迩的南诏风情岛,这上面的南诏行宫可是当年南诏王的避暑之地,也坐落着世界上最大的汉白玉观音。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沙壹母群雕,屹立在一座水池中,那池中的鲤鱼张着嘴,仿佛在诉说着沙壹母的神话传说。据说,沙壹母靠捕鱼为业,有一天触沉礁感有孕,便生下了十个儿子,某天,龙来道他们的部落,大家吓得落荒而逃,只有她最小的儿子九隆爬上了龙的背上,九隆便成为了部落的首领。继续往上走,有一个木梯,通往观音广场,茂密的植被像蛇一样缠绕在木梯的扶手上,仔细一看,晨露还在娇柔的叶子上,依旧那么晶莹,空气也格外的不一般,让人神清气爽,向两边望去,感觉空气也湿润了。到了观音广场,观音神情严肃,又有一丝丝的微笑,仿佛在凝望着来来往往的世人和这片宁静的洱海。

站在船头,看着船划过的痕迹,像三角型荡漾开去,时不时的惊动了周围的鱼儿。突然,一条金黄色的鱼从水里跳出,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被带起的水珠像一颗颗珍珠那么明亮,阳光直照在鱼的背上,鳞片反射阳光,斑斑阳光晃得人眼花。深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我的全身都被洱海浸淫了,尽情的让每一丝空气钻进我的身体,让我的每一个细胞都感受这醉人的风光。

洱海的风姿,都荡漾在这碧波万顷之中……

4.云南游记之美丽大理

昨日我们去了神奇的石林,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古城大理。现在的大理就是几千年前的大理国,开国君主段思平。大理是白族自治州,主要居住的民族是白族,男人被称为阿鹏哥,女人被称为金花。大理还是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主要拍摄地。大理最着名的“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被称为风花雪月。在大理我们游玩了许多着名的景点,请听我一一讲述。

我们先到达崇圣寺三塔,崇圣寺视为大佛祖释迦牟尼建造的,一共三个寺庙、三座佛塔。三个寺庙里有弥勒佛、十一面观音、金身罗汉等等。接着我们去了大理古城,大理古城是古代大理国的遗址,现在成为旅游景点。我们参观了银器加工的地方,银子通过人工设计、烧制、敲打加工成各式各样的饰品,柜台上许许多多的银器亮闪闪地呈现在来往的游客面前。有大的、小的、粗的、细的、圆的、方的;有项链、戒指、手镯等等,款式丰富吸引着许多游客。大理还有一样非常着名的物品那就是---大理石。在大理石场我们看到了大理石制作的茶几、茶壶、牙签盒、磨脚器、象棋、貔貅、鱼缸、花瓶、各种动物···这些大理石制作的物品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可以让游客看个够、买个够。

最后一个目的地是洱海。其实洱海是一个湖,只是因为它太大了,所以当地人把它当成海,又因为它的形状像只耳朵,所以被称为洱海。我们坐着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大游轮在洱海上游玩。在游船上欣赏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白族三道茶表演。还品尝了三道茶,三道茶的味道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妈妈说这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只有通过辛苦的劳动才会得到香甜的果实,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会回味我们的生活。

5.大理之行

“大理三月好风光呀,蝴蝶泉边好梳妆……”

一到大理古城,我就被古城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大理古城分为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六百年的历史,仿佛显示着曾经的大理王朝是多么的辉煌壮观。我虔诚地抚摸着墙面上的青石砖,脚踩着古老的方砖,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敬慕之感。我来到了大理古城内,到处街街巷巷,街上随处可见白族人在说说笑笑。突然,我发现这里的房子只有两种颜色,青色和白色,后来才知道白族人的祖先希望后代做人青青(清清)白白。走出大理古城,我乘车到了白族民间艺术团,那里正在表演节目。我迫不及待地找一个位置坐下来。阿鹏哥端来散发着芳香的地道的三道茶,我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苦苦的,但仔细品味有一股浓郁的茶香,原来这就是着名的普洱茶。还没等我把第一道茶品完,第二道茶就得意地坐在我的盘子里,我用勺子舀了一勺,嗯!好喝,甜甜的,我三下五除二地就喝完了第二道茶。第三道茶端上来了,我喝了一口,噗!什么味啊?苦、甜、辣、麻、酸,五味俱全,怪味!但慢慢回味还是挺好喝的。这就是白族特产三道茶。头回苦,二回甜,三回味?

曾经《五朵金花》《天龙八部》让大理这个古城更加名扬海外。洱海就像金花的柔情;苍山就像乔峰的刚强。连绵起伏的苍山让我遐想到《天龙八部》里的乔峰和我一起闯荡江湖。碧波万里的洱海让我幻想到五朵金花在洱海边翩翩起舞。

大理不但风光美,还盛产大理石。大理的大理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大理石。将一块大理石切开,横截面的花纹正好像是一幅山水画,而且我还到了大理石博物馆里观赏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大理石,参观了人工雕刻的、每个细节都很精细的大理石。真是美丽极了!难怪“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叫“石头当画卖”。

大理之行,感悟之行,我猛然发现我们的人生就像大理的三道茶一样:少年时期的拼搏与努力充满了辛苦,当事业有成时就能享受到甜蜜和欢乐,年老时,我们回味这一生是多么的精彩。

带着洱海的情,带着苍山的雄,我们依依不舍,离开了大理。

急求一篇写大理古城的风景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

大理,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大理,又称紫。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 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大理古城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大理古城风景。

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

大理古城的城门

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 ..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

大理古城风景。

。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 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大理古城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大理古城风景。

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

大理古城的城门

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大理古城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古城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镇的作文 描写大理古城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明文)相关推荐:

  • 上一页12下一页
  • 相关文章

    本文标题:大理古镇的作文 描写大理古城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明文)

    本文地址:http://www.dzdtss.com/daquan/111486.html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大理古镇的作文 描写大理古城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明文)》为德治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大理古镇的作文 描写大理古城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明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